11月26日,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暨國情教育基地揭牌授牌儀式在中鐵大橋局橋梁科技大廈舉行。武漢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主任馬哲智,中鐵大橋局黨委書記、董事長文武松,漢陽區政府黨組成員、漢陽四新生態新城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張斌,香港特區政府駐武漢經貿辦主任郭偉勛,共青團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劉華珍,青山區委常委、統戰部長劉震,港澳青年代表,東方神馬集團董事、武漢海外聯誼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胡汶杰等參加儀式。
微信圖片_20211210171426
馬哲智在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武漢與香港、澳門在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建立了密切聯系,為幫助港澳青年以第一視角走進武漢,耳聞目見了解真實、全面的武漢,增強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武漢探索、建成了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和國情教育基地,為港澳青年朋友們搭起一座了解祖國、融入祖國的虹橋,搭起一座開闊視野、成長進步的金橋,建起一座漢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心橋。未來武漢將建立更多的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和國情教育基地,采取參與式、體驗式、沉浸式等形式邀請更多漢港澳青年開展交流學習,增進友誼,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來漢創業、生活。衷心希望廣大港澳青年朋友始終保持開放兼容、務實進取的態度,主動擁抱新時代國家發展的歷史機遇,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以新時代開拓者的姿態,為港澳的繁榮穩定蓄力,為武漢的高質量發展助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心聚力。
文武松在致辭中表示,近七十年來,一代代大橋人以紅色基因立信仰、增信念、強信心,秉承建橋報國之志,不斷跨越天塹、超越自我,用擔當、拼搏和奉獻,開創了中國現代橋梁建設領域諸多“獨創”和“世界第一”,推動中國橋梁事業實現從崛起到騰飛的歷史跨越。作為中國的建橋國家隊,中鐵大橋局不僅善于書寫中國的橋梁史,也善于傳播中國的橋梁史,由中鐵大橋局運用現代化理念打造的國內首家橋梁主題綜合性博物館,是一座展示橋梁建設者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繼的紀念館,也是一個追溯中國橋梁建設的歷史脈絡和文化變遷,展現中國現代化橋梁事業發展光輝歷程的重要窗口,它不僅屬于大橋局,還屬于武漢、屬于湖北、屬于中國、屬于世界。大橋局將以此次橋梁博物館獲評漢港澳青年交流中心驛站和港澳青年國情教育基地為契機,充分發揮優勢,真正把橋梁博物館建設成為橋梁文化教育、科普教育和展現橋梁科技成果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架起漢港澳青年交流之橋、友誼之橋,架起漢港澳青年與祖國心連心的心靈之橋,為深化漢港澳青年交流交往,引導港澳青年了解祖國歷史文化和建設發展情況,促進橋梁文化繁榮發展、繼續唱響“中國橋梁”國家名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斌在講話中指出,青年富有朝氣和夢想,是推動漢港澳融合發展的生力軍,是推動三地經濟建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為加深三地青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進步的情感認同、思想認同,不斷增強廣大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漢陽區精心選擇最具歷史厚重感、最具典型標識,最具文化內涵的古今遺址,傾力打造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與國情教育基地,并將依托這些平臺,努力架起漢港澳三地共同繁榮發展的友誼橋梁。衷心希望廣大港澳同胞,特別是青年朋友,自覺增強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踴躍投身漢港澳交流合作,同時也真誠邀請大家走進漢陽,成為知音,在推動區域協同發展中釋放青春朝氣、實現人生價值,共同譜寫三地青年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胡汶杰在發言時表示,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和國情教育基地為三地青年交流、創新提供了平臺,為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提供了機會,廣大青年應該抓住機會,做國家發展的建設者、見證者和參與者。
微信圖片_20211210171430
隨后,與會領導分別為國情教育基地、文化分站、中心驛站授牌,并共同為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漢陽站)揭牌。儀式結束后,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橋梁博物館。
據了解,籌備建設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旨在深化漢港澳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漢陽區紅橋精神、知音文化、大禹文化等資源優勢,讓更多港澳青年了解祖國歷史文化和建設發展情況,增進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搭建加強漢港澳聯系的重要平臺。
上一篇:
下一篇: